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福建教师招聘 - 正文

福建厦门大学2014年教师招聘计划

来源:2exam.com 2014-5-30 8:12:02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政府“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理想学府。学校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公认的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自创立开始,厦门大学就以“世界之大学”为目标,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追求卓越的教学科研氛围,形成了“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群贤毕至传统,是鲁迅、林语堂、陈景润等一大批大师工作学习过的地方。目前,学校正朝着“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奋斗目标迈进。

我们诚挚地邀请四海英才加盟厦大,实现“南方之强”更辉煌的历史跨越。

一、招聘学科

招聘学科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及新兴交叉等领域相关学科。

二、招聘岗位与条件

(一)高端人才岗位

依托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良好学术声望的学术大师和杰出领军人才。

1.基本条件

(1)“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及外专项目: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当职务;其他条件参照中组部文件规定。

(2)“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海外优秀人才;其他条件参照中组部文件规定。

(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具有博士学位,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其他相当职务,国内应聘者应担任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教授或其他相当职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年龄在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年龄在50周岁以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不超过55周岁)。

国内重点引进“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

2.岗位需求

学校根据应聘者的实际情况,择优推荐申报相应人才项目。

(二)教授、副教授岗位

1.基本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或本学科最高学位,应聘教授职务人选年龄不超过45周岁,应聘副教授职务人选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厦门大学教授、副教授岗位需求表

(三)助理教授岗位

1.基本条件

(1)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应届博士毕业生(或本学科最高学位获得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符合厦门大学相应职务教师任职条件。其中,学校为应聘助理教授职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提供助理教授薪酬待遇和博士后公寓(或房租补贴),作为研究型助理教授进入相关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专职从事两年科研工作,可不承担教学任务。部分学科按照国际惯例直接聘为助理教授,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

2.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岗位需求表

三、招聘程序

1.发布招聘信息

2014年5月5日起面向全球公开招聘。

2.个人申请应聘

(1)助理教授岗位的面试工作每年集中安排两次,应聘材料请于6月15日或11月15日之前提交。请应聘者根据自己的毕业时间提交一次应聘申请。

(2)其他岗位招聘信息常年有效。

3.院长提名

院长结合学科队伍建设情况、基层教学与科研单位提交的推荐意见等,对应聘者进行初评,形成院长提名意见。

4.教授委员会评议

(1)组织集中面试。面试采取讲授课程、学术报告等方式。术科类(艺术、体育等)学科采取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

(2)学术评议。按照岗位要求,结合面试情况,对应聘者进行评议表决。

四、应聘方式

1.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recruit@xm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高校人才网+姓名+应聘学科+应聘岗位”。应聘材料分三个附件上传:

附件1:《厦门大学新聘教师职务申请表》(高级)或《厦门大学新聘教师职务申请表》(中初级);

附件2:三封同行专家推荐信(其中两封由应聘者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提供);

附件3:可证明符合聘任条件的相关材料扫描件(学历学位证书,论著、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附件2和附件3的有关材料请使用PDF格式。

2.联系方式

(1)联系人

学校人事处联系人一:叶又菁

联系电话:+86-592-2181582

学校人事处联系人二:叶丛葵

联系电话:+86-592-2185685

具体事项也可与相关学院联系人联系(详见岗位需求表)。

(2)联系时间

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40,14:30—17:30。

 

如您需了解关于聘任的其他有关信息,请从以下网址下载:

http://rsc.xmu.edu.cn/s/137/t/722/a/147175/info.jspy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